转到内容 前往主导航 去搜索 更改语言

主页>「舞台设计美学」>「舞台设计美学」>3D技术与舞台美学的假定性突破

3D技术与舞台美学的假定性突破

[引言]  镜框式舞台美术营造的现实主义美学,长久以来在舞美设计范畴中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3D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及参与意识的增强,为了提升舞台美学效果,满足观众对艺术效果的追求,人们开始打破镜框式舞台空间和审美观念的限制,大胆运用3D等现代多维的影像……

3D技术与舞台美学的假定性突破


 

舞美设计 灯光设计 舞台设计 舞台工程 舞台搭建 
 
镜框式舞台美术营造的现实主义美学,长久以来在舞美设计范畴中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3D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及参与意识的增强,为了提升舞台美学效果,满足观众对艺术效果的追求,人们开始打破镜框式舞台空间和审美观念的限制,大胆运用3D等现代多维的影像进行舞台美学设计和实践,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效果。在全球最大的广州长隆国际马戏大剧院,打造的世界最大的森林实景式舞台布置,堪称有史以来的舞美奇迹,刷新舞台吉尼斯世界记录。在宽幅100多米,纵深50多米的舞台内,布景层次达到11层之多,恢弘的舞台运用3D技术配合多层次布景,把整台演出的节目发挥到了极致。新版长隆国际大马戏的舞台模式也突破了传统舞台的极限,以多中心、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为设计原则,同时采用敞开式舞台、镜框式舞台、马圈式舞台、推拉式舞台、旋转式舞台多达5种舞台模式也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些多层次舞台布景中,实景式的森林、小山、溪流、小船、动物与众多森林精灵交相辉映。备受观众喜爱的2013年春晚在舞台美学策划和实践中,也充分运用了舞台墙体投影技术、再现虚拟技术以及搭配水幕技术等3D手段,给国内外观众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艺术美学大餐。 
 
  各种文艺活动舞美的设计一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简单的黑白舞台布景到缤纷的彩色迷离舞台空间的塑造,从建立在传统绘画基础上的单一道具绘景到如今基于新材料、新媒体技术的梦幻空间,在阐释现实生活的同时,更是凭借3D影像技术使其实现了新的拓展,爆发出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处于一种真实的幻觉。 
  一、3D技术与演员表演及节目内容的高度融合 
  3D影像技术拉近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约定俗成的观演关系,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蛇年春晚《我心永恒》中如同电影般梦幻的海底世界,儿童节目《剪花花》中可爱的小雪人,赤红的线绳和栩栩如生的线花形象,歌曲《风吹麦浪》中黄色基调呈现的树木、蝴蝶、热气球等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等节目都运用了3D立体虚拟成像技术。 
  3D影像技术与数字虚拟技术的完美结合,给舞台美学空间的营造带来了更大的自由,数字成像技术在舞台上塑造的梦幻、冒险、幻觉氛围产生的震撼视觉奇观是传统舞台美学所无法企及的。梦幻的效果虽然偏离真实的生活场景,但其形成的视觉效果却越来越逼真。又如《我爱你中国》中水幕成像技术的运用,伴随高潮阶段的流水涟涟,字幕随着音乐节奏上下跳跃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色彩斑斓,强烈的渲染了舞台的表演气氛,丰满了节目的艺术效果;歌曲《春暖花开》中,身着素衣的演员缓缓起舞,音乐响起运动的舞台缓缓律动出蛇的形态,随后LED大屏幕映现出万物复苏、百木成春的欣欣向荣景象,使整个过程舞美设计动静结合,舞台元素很好的融进了歌曲的主题,使舞台景象与节目内容及演员表演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把节目的艺术效果推向了最高端。 
  空间三维技术,能给观众创造“触手可及”的深度幻觉,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对三维空间的感知和体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在空间构造上,往往将视为符号的元素加以分解,然后以新的“语法”再予以组合,力图通过三维立体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时间、空间和动作的融合中完成梦幻形象的塑造,以产生新的空间与造型的意义和美感,实现最佳的艺术展现。 
  二、营造观众亲身参与的感觉 
  创作者往往利用3D技术中的激光、投影等多种虚拟现实与影像技术,把舞台传统意义上通过控制景片的迁换,画面构图的分割,灯光的调度等技术手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拓展,使观众与画面产生互动,将现实中的三维空间用数字影像造型语言生动地传达出来,使观众产生客观身在银幕外,感知银幕中的幻觉,迎合和顺应了现代人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追求,这种3D影像技术以无法比拟的拟真性、参与性、互动性又把观众重新吸引到舞台晚会中来,蛇年春晚的收视率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 
  基于3D影像技术的舞台在调动观众身体参与的同时,对节目表达的意指进行了更为直接有效的呈现,使观众在身体与视觉对象深度交融的同时,领悟到节目中所传达的多种意指指向,带领我们超越固定传统的艺术思维。 
  3D影像技术则往往强调观众欣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心理上的需求和精神的渴望也得到了满足。然而观众的这种参与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不是真实的,而是一种意指性,精神层面的假定性参与,观众以一种虚拟的形式进入舞台节目的体验空间,在强烈的视幻觉效果中忘记自身而进入到节目中的虚拟情景。如春晚节目王菲的《传奇》:翩翩起舞的蝴蝶伴随着歌声飞舞,巨大的星球从舞台中心旋转而下,与王菲空灵的天籁之声遥相呼应,视频用大树、星球等具有意指意义的符号传递的既是爱情也是深层次的生命气息。 
  三、对舞台假定性的拓展 
  运用先进的3D视听技术手段以舞台为平台,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狂烈的体验和纵情狂欢的现实空间。舞台的假定性是观众与演员表演之间一种约定俗成的契约,这种假定性就是观众在观演过程中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层面接受其所传达的逼真影像,并相信这种影像繁衍于生活真实并认可这种呈现。数字媒体艺术在三维舞台空间运用过程中几乎颠覆了舞台作为物质载体再现生活的现实意义,它不需要真实物体作为载体就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制造逼真形象。 
  数字影像艺术多维度的拓展原本不可能改变客观上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但却在舞台设计的场景造型形象中呈现出非常新颖的时空美学。而这种美学正是基于顺应观众渴望自身参与与假定性舞台美学的基础之上。戏剧舞台的呈现必须要有一个真实的场景才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效果,而3D数字影像艺术的运用恰恰打破了传统舞台的假定性场景,给以体验为主的现实主义表演美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结语 
  3D虚拟技术的运用不仅具有触觉式的幻觉美感,还能创造出非人物化的奇特效果,使得舞台空间随着动作与角色心理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建构。蛇年春晚创作团队以新技术为依托,为观众呈送了一道绚丽、浓郁、高雅的舞美盛宴,既丰富了舞美效果更激发了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意识。这些新技术和亮点也给其它节目舞台假定性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关业务:

北京遥在灵境国际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官网 > 全息多媒体演艺 > 「灯光设计/舞美设计」 > 「舞台设计美学」 >

档案